(1).消防安全组织机构健全;
(2).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完善;
(3).日常消防安全管理落实。火灾危险部位有严格的管理措施;定期组织防火检查、巡查,能及时发现和消除火灾隐患;
(4).重点岗位人员经专门培训,持证上岗。员工会报警、会灭初期火灾、会组织人员疏散;
(5).对消防设施定期检查、检测、维护保养,并有详细完整的记录;
(6).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完备,并有定期演练的记录;
(7) .单位火警处置及时准确。
对设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场所,随机选择一个探测器吹烟或手动报警,发出警报后,值班员或专(兼)职消防员携带手提式灭火器到现场确认,并及时向消防控制室报告。值班员或专(兼)职消防员会正确使用灭火器消防软管卷盘、室内消火栓等扑救初期火灾。
(1) .疏散指示标志及应急照明灯的数量、类型、安装高度符合要求,疏散指示标志能在疏散路线上明显看到,并明确指向安全出口;
(2).应急照明灯主、备用电源切换功能正常切断主电后,应急照明灯能正常发光;
(3).火灾应急广播能正常播放,正确引导人员疏散;
(4).封闭楼梯、防烟楼梯及其前室的防火门向疏散方向开启,具有自闭功能,并处于常闭状态;平时因频繁使用需要常开的防火门能自动、手动关闭;平时需要控制人员随意出入的疏散门,不用任何工具能从内部开启并有明显标识和使用提示;常开防火门的启闭状态在消防控制室能正确显示;
(5) .安全出口、疏散通道、楼梯间保持畅通,未锁闭,无任何物品堆放。